唐诗寒武纪

我志在删述,垂辉映千秋

Posted by Kyle H on June 29, 2025

”你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“ 这是老婆经常怼我的一句话。

想想也是,我从来不读投资理财,也不看经营管理,自然学不到暴富升官的诀窍。看些市井人生的小说,对过日子也没啥帮助。至于诗词历史科幻悬疑,更是打发时间而已,能有什么用呢?

但是偶尔,读过的一些文字,会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影响你。

比如 唐诗寒武纪,六神解读唐诗的爽文集。第一篇今天能读到唐诗,你知有多幸运吗,讲诉了胡震亨,钱谦益,季振宜等古人如何传抄保留唐诗的故事。 Alt Text

下面是文章开头的几段,胡老先生辞官回家编撰唐诗。

400年前,大明朝天启年间,魏忠贤公公正在乱搞的时候。
有一位老人,默默脱下了官袍,整齐叠好。这是绣着精致白鹇鸟的青袍,代表着他是五品官员。
外面有人喊:胡书记,你怎么还不出来?我们等着接你去德州上任呢。
“上任?”老先生淡淡一笑,自言自语:”再见了,官场!对于你,我早已厌倦。我要回到家乡,用剩余的岁月,去完成一件更重要的事:
编一部最全的唐诗,不要再有遗漏,不要再有散佚,让后世子孙都能读到它!”
让我们记住这个老先生的名字——胡震亨。
现在人可能很难理解,不就编本唐诗么,很难吗?
事实是,在那个年代,真的好难。那时可没有这么多出版社、印刷厂、图书馆,没有谷歌百度当当京东亚马逊。你要找一首诗,说不定就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,还不一定能抄到。
那么,如果老胡偷懒,不编这本唐诗,会怎么样?
答案是:后果很严重。

剩下的篇章里,初唐诗人一一登场,但上面几段的内容一直在我眼前挥之不去。甚至后来读到 唐诗光明顶,在李杜文章光辉万丈之中,也依稀可见胡书记修书的身影。

我剩余的岁月,也能做一件名垂青史的重要事么?

对此,我非常确认答案是否定的。接近20年的牛马生涯,早就磨平了曾经的锐气和幻想。未来还有20余年的时间打工卖命,是没有机会和能力做出重要的事来的。

不过,总还是有一些没有关乎大节但又稍微有意义的事,一些不为公司利益,不为个人得失的事。我想到了开源社区。

计算机开源是非常有情怀的。大量的计算机软件,算法,工具,公开无偿提供出来供人使用:从古早的Linux操作系统,到近期的各个开源大模型。我有幸曾在一个基于著名的开源软件的startup工作,公司近一半的工程师都在开发和维护开源的平行计算框架Ray。这段工作经历,让我对开源软件有了新的认识,也更熟悉了开源的贡献流程。

我目前的工作集中在大模型的部署,其中vLLM和SGLang是非常著名的两个开源框架。尤其是前者,我相信全世界任何一家部署大模型的公司或者组织,都会多多少少使用过vLLM来实验或者生产。公司的商业部署软件NIM也是支持vLLM,所以我比较熟悉。去年年底,我用空闲时间给vLLM添加了符合OpenAI规范的大模型音频输入接口,提交了第一份PR(Pull Request, 是提交对开源软件修改的流程,提交之后有专人来检查,符合要求的修改会合并到总线里) Alt Text vLLM已经是非常庞大和复杂的工程。第一份PR只是对前端的改动,相对简单。修改本身代码量不大,我花了一些时间来理解vLLM的代码结构和规范,大约一周左右完成了工作。看到代码通过了所有的验证并合并到总线里,我知道我找到一个可以在“剩余的岁月”都可以贡献的事情。

之后的日子,下班后我会时不时回到屏幕前看代码,写code。因为不是公司的任务,所以就算干到深夜,也不算是在加班,反而是游戏般的消遣和娱乐。比如我添加了对Google的Paligemma模型的支持,修改Fuyu模型的bug,review了interleaved attention的算法修改。Btw,我也对SGLang提交了过PR,但CI一直不能通过AMD的测试,很无语。。。

所以,因为读了一本讲唐诗的书,让我决定利用自己的空暇时间给大模型的开源软件作贡献,算不算“意想不到”?

对了,我还经常看漫画。看多了就忍不住想画,所以说不准那天我就报名东叔的简笔画课程了。

这些就是读书对于我的全部意义了 Alt Tex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