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续备份美篇旧文。 写于22年底。
你见过凌晨5点的金门大桥么?
这是我11月20号发的朋友圈,并配了下面的图。金门桥笼罩在旧金山特有的晨雾里,几乎不可见。只有通过橘黄色的桥灯才能分辨桥的轮廓。
拍完这张照片,我便开始了人生最长的一段脚力越野: 第一届Golden Gate Trail Classic-50K。
2020-2021年初,几乎所有的比赛都取消或延期。21年入夏才陆续恢复。我21年唯一报名的比赛是MS150,眼看万事俱备,但比赛当天暴雨取消了。。。
(连续2年被取消的MS150。。。仍旧希望大家明年继续关注MS)
10月被朋友拉去参加了一次Mud run,第一次体验5公里的泥地跑,非常非常有乐趣。回来我就上网找那里还有这样的比赛。
(赛后泥腿子合影)
Spartan是美国最有名的mud run系列赛,我在其官网浏览时,看到这个组织也有越野赛系列,其中一条线路正好是我暑假走过其中一段的costal trail。
(Package pickup location)
7月初和朋友家人在伯克利度过了独立日假期。9天时间打卡9条trail,累计60公里8000尺爬升,算是北加深度游了。其中Muir beach我们去了2次:这个海滩藏在山岭间,小巧而有灵气,从那里开始的coastal trail依山傍海,大家都很喜欢。在一个trail的折返点,我望着前方漫漫山路,我想有机会一定还要回来完成它!
(暑期全家行的一段trail hike路线)
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。Spartan举办的第一届Golden Gate Classic Trail, 路线从金门桥南侧开始,跨过金门桥后曲折往北,到Muir beach折返,再回到金门桥结束。行程总共50公里,爬上5000尺。要不要去试一试?
(50公里越野路线,最西北的折返点就是Muir beach)
从我决定报名到比赛,只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。作为越野小白,从未挑战过这么长距离和爬升的山路,所以我仓促开始了准备。
每年感恩节,都是我从骑车季到跑步季的转换点。今年因为诸多神明暗示,我提前结束骑车,从9/10月开始恢复跑5公里。跑了几次,周末一次long run把距离提高到10公里出头。结果热身不够,那天跑完明显觉得膝盖不适,不得不修养几周。11月初觉得天气暖和,跑去游了一次泳,回来就来就感冒了,而且一直持续到比赛前一晚,睡觉还出了一身闷汗(国产的板蓝根里面绝对有泰诺的成分,我以后再吐槽。。。)总之,身体状态远非理想,所以我确定了非常保守的比赛计划:全程步行,绝对不跑!
(50公里爬升图,大大小小6个山坡)
18号傍晚的飞机飞三番。19号周五,按照中部时区上班,当地时间3点收工,随后驱车前去package pickup,地点就在比赛起点附近,金门桥桥边的一个体育用品店。随后在旁边的沙滩上仰望了一下大桥,还有一旁的恶魔岛。想想明天就要第一次徒步跨过金门桥,在远方的群山间穿行,还有一点小激动:)
(恶魔岛监狱。每年有个Escape from Alcatraz的三项赛,一直在我to do list上。最大的挑战挑就是在平均水温13摄氏度的海湾游2400米!)
晚上照例给全部装备照了一个全家福。这次有几项装备被列为必备的,比如有头灯,紧急御寒毯,紧急口哨等。越野比赛相对有更大的不确定性,从装备就可见一班。另外还有手杖,鞋防沙石的gaitor,能量胶等等,作为装备党,看看就觉得很舒服
(还是忘了一项,遮阳帽)
20日早上4点半起床,大概5点半停车存包都妥当了,就到起点附近准备出发了。和大家瞎聊一会儿,周围都是精干的越野老手,对我这个德州远道而来的菜鸟也都很友好,大家分享着以往比赛的逸事,也打趣今天的赛程。
6点左右大喇叭响了,按例唱国歌,动员鼓励,blahblah,几声欢呼后,第一批职业队出发了,我也混迹在人群中,慢慢挪向出发的大门。等着上一批选手跑出去百来米,旁边裁判大喊到gogogo,我一按手表,也跨出了50km的第一步!
(凌晨6点starting line)
周围的人群都在慢跑,不到500米,我就是单独一人在赛道了,前后都不见人。凌晨6点周围开始蒙蒙亮,系在路边指路的彩带很容易辨认,我很惬意的一路快走,转过几个弯金门大桥就在眼前了。
(浓雾中的金门大桥)
上了桥一看,周围还是大雾。桥下一切都不可见,只有前头的路灯在晨雾里指引方向。只是我第一次步行上金门桥,一切都很新鲜激动。过完桥,很快遇到第一个rest stop,大概完成5公里了。放水喝水,踏上第一个台阶,接下来就要爬山罗。
(从桥上往旁边看,都是雾)
经过前5公里的热身,加上太阳一点点探出头,身上已经不觉得冷了。爬上第一个山头的一半,已经全身沐浴在晨光里了。
(晨光总是给人温暖和希望)
回头看,旭日已经跃出云雾,金门大桥最高的桥柱依稀可见了。这张照片我特别喜欢,有气吞山河的感觉。
再往前走走,遇到一个往反方向跑来的参赛人。这想必是参加100公里越野的选手。这次的越野,同时还有100公里和半程马拉松20公里的选项。对于参加100公里的选手,可以选择提前一晚的下午6点出发,这样一共有24小时完成比赛。眼前这位选手,就是已经通宵赶了近50公里,快完成第一圈的!
我赶快让道,让这位牛人从我身边通过。
翻过第一个山头,是第二个stop point。我的保守计划,不仅速度慢,而且穿的够多,足够保暖。此时感觉非常好,不久后就脱了外套继续前进。
(保守的御寒装备)
接下来就是这般无尽头的长路。
一山又一山,一程又一程。
一个人,一条路
(漫漫长路)
在某个山顶,终于又看见了Muir beach。半程就在眼前了!
从山顶一路下坡前往,逐渐开始有疲劳的感觉了。跟之前绝大时候一个人往前走不同,这时候陆续遇到过了半程返回的选手,周围的游人也明显多了起来。
(Muir beach就在眼前,半程打卡)
赶到Muir beach的停车场,明显需要坐下来歇歇了。半程花了大概5个小时,肯定不会被关门了,所以悠闲的点了一份米线。只是可惜之前泡好的米线都被先到的选手吃了,临时泡的时间不够,米粉硬的无法下咽。但热热咸咸的汤喝下去也是无比享受啊。
(坐下来吃碗泡米粉)
修整了30分钟,重新出发!
(半程留影)
下面是整个赛道最美的路段。蓝天碧海,山路逶迤
下面是整个赛道最折磨的路段。离开beach不久后就是一路爬山。现在可不比刚开始,每一尺的爬升明显感到需要额外的能量。午后2,3点也是一天最热的时候,当时汗如雨下一点都不夸张。
有句俗语叫望山跑死马。感觉就在眼前的trail,确是要走半天。但每次回头看看走过的路,都是很有成就感
在海岸线旁的山头,过去曾经有不少楼台炮口,多是二战时候预防日军侵略的。太平洋浩瀚无际,小日本想打过来谈何容易啊。这些炮楼都成为历史的注脚
(大炮管)
这次越野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认识了下山的难度。好多选手我都可以在上山段轻松超过他们,但下山段又被他们反超。所以来来回回好多次,最后都差不多时间到达stop point。
下图右边的男生是越野大神,他这次主要任务是pace一个第一次参加100公里的新手。我在半程就和他们相识,听了不少他们昨晚通宵越野的趣事。
左侧的印度大妈也是参加过50英里越野的。别看她腰上一圈救生圈,在最后10公里一直和我一起完成,金门桥上还甩下我提前10分钟完赛。真是人不可貌相
我此前最远的步行距离是马拉松,40公里。此后的每一步都是我新的记录。最后10公里真是非常痛苦,完全靠意志支持。好在有几个同伴同行,除了上面的100公里新手和pacer,印度大妈,还有穿红衣的老太太(至少50+)和黑衣的年轻的小伙(至少220lb+)
再一次看到金门大桥的时候,太阳已经快落山了。最后一段下山路,我被同行的伙伴都甩在后面。气温开始降下去,我重新穿上外套,一个人孤独的往山下挪。
再次回到金门桥,太阳已经在地平线了。余晖下的恶魔岛清晰可见。桥上游人如织,我麻木的穿行其间。
最后的几公里显得格外漫长。日落后一段林中小路四周漆黑,我不得不打开头灯来照明道路。终于,终点的大门出现在视线了。在志愿者的欢呼声中,我冲过了终点。拿了奖牌纪念衫,还有一份晚饭。
前后11小时30分钟,50公里越野。check!
回到家简单洗漱,倒头就睡。第二天醒来,又是恍如隔世的感觉。身体没有明显酸痛,唯一的创伤是小腿上压缩袜勒的,起了一串小水泡。拖了2,3周的感冒也彻底痊愈了。看来比起长跑,长距离徒步越野是我更适合的运动。因为全程都是步行,冲击小,膝盖的压力感觉不还如半程马拉松。
What’s next?
50公里以上,还有3个常见的越野距离,分别是50 Mile, 100KM 和 100 Mile。How far can I go?
以后在这个“越过山和大海”的系列里面再见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