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地 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普利策奖作品,作者是美国人Pear Buck赛珍珠。
1892年,4个月大的赛珍珠就随着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,前后生活了近40年。她用在安徽宿县的累积的素材,写成了大地三部曲,这也让她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。
大地 全篇语言很直接,几乎用白描的手法写尽了王龙从一个贫农,逃荒,再归来一步步成为富农的经历。相比类似的作品,大地中并没有很多刻意的苦难描写,作者只是很冷静在一旁记录下农村的日出日落,年月更替。王龙的老婆阿兰其实就算书中最大的悲剧,但一切也都只有淡淡着墨。一个受欺负的厨房丫头,从独自分娩的艰难,老公纳妾的屈辱,到最后病死在床上,她大多时候都是默默的干活,默默的承受,咽气前才迷糊道出一点心声 “哼,如果说我丑,我还生了儿子。”
她分娩的时候拒绝让任何人待在她身边。
…
“到时候了,”她说,“我要回家去。等我叫你时你再进屋。你只要给我拿一根新剥的苇子,把它劈成篾就行了。我好把孩子的脐带割断。”
…
生孩子后的第二天,阿兰就起来了,像平常一样,为他们做饭,只是不再和王龙一起去田里收割。
大地是用英文写成,中文译本的文字相比近代作家总感觉还是普通。不过对于30年代的美国读者,能了解到中国农村的生活,肯定是相当新奇的。这本书非常畅销,还被拍成了电影,全部由美国人饰演。
当时由于战乱不能在中国取景,剧组就在加州建了一个中国农村。这片子最后还获得第十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女主,我很想找来看看。zhihu介绍
赛珍珠的生平也是非常神奇,罗列若干如下
- 父亲姓Sydenstricker,同“赛”谐音。他在中国传教51年,至今夫妇二人仍长眠于庐山牯岭
- 赛珍珠父母在中国生了四个娃,都因病夭折。然后回美国生了老五,视为掌上明珠,就命名为Pearl(珍珠)
- 赛珍珠在江苏镇江度过童年时代,熟悉中国传统,故事,戏曲,文化。18岁回美国读大学,毕业后又重返中国执教, 直到34年由于政局混乱离开中国。
- 赛珍珠翻译了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译本All Men Are Brothers
- 因赛珍珠批评蒋介石独裁,国民政府明令驻瑞典大使不得出席她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
- 抗战期间支援中国,同情革命,一度因“亲共”而上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黑名单
- 她也对建国后中共由同情转为批评,因此她的作品在中国长期被打压,成了文革中被批判的“美国反动文人”
- 72年尼克松访华前后,赛珍珠几次致函中国政府,希望重新访华。但只是得到下面的拒信
- 34年以后赛珍珠再没有机会回到中国,并于73年去世。她亲自设计的墓碑,只有简单的三个字
朴素和坚韧的底层人民,才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基色。最后用大地电影的开头字幕作为结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