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的巴金

less than 1 minute read

上海的巴金

巴金死了,一个月前在上海。
 
上面句话牵涉到一个特殊的人和一个特殊的地方,我觉得有趣便开始写blog。
 
我读过的巴金的作品仅限于语文课本,但他却是唯一一个让我觉得亲切的作家。我想不是因为他是成都人,而应该是我参加过巴金杯作文比赛的缘故。印象中有2次,小学五六年级时候。我参了赛但没有得奖,尾奖都没有,现在估计大约海选时候就被踢了。我至今记得很清楚当时的失落,因为这让我语文老师很失望。比赛时候我原本可以誊写一片还不错的文章,但我忘了背,就只能草草应付,结果用那时候流行语说就是“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”。我失落的原由全部在此。而我自己,过去一直是痛恨作文的。但我现在在写blog,绝对自愿且有自娱性质,说明人对某事物的喜恶是会变的。
 
为更充分的支持这个论点,我再举一个例子,上海。
 
我从没去过上海,但我厌恶这个城市。我想不是因为听不懂的上海话,不是因为东方明珠,也不是因为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。既然我在襁褓里看 上海滩 开始就厌恶那里,唯一的解释就是天生的。我总是信缘的,所以这个解释在我看来很合理。我还曾厌恶另外的城市,但毕竟不是天生,所以爱恨转眼便如烟了。烟雾迷茫,上海也让我迷茫。烟尘落尽后,我去看了 长恨歌。老成都 能让我想到牛肉干,旧上海 呢?郑秀文不是答案,我转而拜读王安忆。我竟不知道上海还有弄堂和闺阁,还有鸽子和琦瑶。我想我该去上海,站在街头追寻一些流逝的气味。我变得向往这个城市,绝对自愿。
 
巴金去世那天,我把msn昵称改成 巴老走了。 一时眼花,文字间有熟悉的影子,我觉得太巧。前些天朝鲜日报中文版有条新闻标题是“中国的11月11日是光棍节”,讲中国年轻人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云云。我觉得这节日也是很巧,让故事开了头。一来我是信缘的,二来凤凰台首席评论员训导说“世界上看似不相关联的事情其实都是有联系的”。这样,我新帖子的标题就是 上海的巴金 ,而不是 十一月的肖邦。
 
上周在图书馆找到 家,我打算走进觉慧的世界,算是对巴金的一个交代。上月买机票,返程时我选择浦东机场,算是对上海的一个交代。
 
 愿巴老安息
 
 
ps 看到一张东方明珠的照片,拍的不错,share之
 
 

Comments

Kyle:

我想我说过了吧,我很讨厌按地域划分人的,所以跟上海人没啥关系凯jp你太怪了。。我一般是去之前觉得很好,去了久了就厌烦了。。比较传统的喜新厌旧型

:

其实人的感觉是不停在变的当我在成都的时候,就特别讨厌上海;当我在上海的时候,觉得这个城市还行

Vera:

偶尔查阅资料的时候,看到你的space,拜读至今,写得很有意思的。我在上海出生,在上海长大,读书,工作;对于这座我生活的城市,我深深的热爱着;但遗憾的是我一点也不喜欢上海人。所以,我猜想,你对上海的臆断,也许来自于印象中小家子气十足的上海市民吧~~~呵呵

kyle:

城市那里都差不多,还是去大自然的好

MOLLY:

我大概是看够了北京的宽阔马路,所以看到小巧一点的街道、城市,立刻就感到亲切喜欢起来了吧。我还喜欢曲阜,古老破旧的小城市,比杭州还要小很多很多,却让我念念不忘啊。

Kyle:

杭州太小巧了,我记得大路都没一条。不知道会不会又多得罪几个人

MOLLY:

偶也没来由的不喜欢上海,夏天的时候去过一次,发现我是真的不喜欢上海,不仅是凭空想象的不喜欢了。就是感觉不好,你去感觉一下吧。去杭州玩了一圈,好喜欢那里哦。特别喜欢宋城。

Kyle:

我觉得上面照片里面那个很pp啊,还有点惊艳

wendy:

其实上海还OK, 但不喜欢明珠塔,那塔实在太丑了。

peng:

噢卡!

Kyle:

我和费老妞儿汇报过了,你们再撮合一下

peng:

给个归国日期嘛~~ 嘿嘿

Kyle:

re 小卡,对阿,寒假回来玩玩re zhen 可能是我语句不通,所以就看不明白了re easy 看来偶是得罪很多人了。。

yi:

要说北京的坏话当然是一箩筐一箩筐的。但是害怕得罪人,所以不说了。

Annie Avant Chanel:

现在喜欢写blog,当然了,没有人给我们限制主题格式长短及思想格调,哈。就像奶娃这篇文章,读来美则美矣,懂却不大懂。

Annie Avant Chanel:

北京人很少喜欢上海的,vice versa 啦。就像美国人恨加拿大人,加拿大人也不喜欢他们。于是地位相似,愈是反感?或是貌似反感?

小卡:

倒数第三行~要回国了?偶也不喜番上海

Kyle:

re easy,你对北京又有啥偏见啊?re cara,对哦,到时候靠着amy玩re 1+ 不知道你说的这个 邪 字怎么讲啊?re sayon 北京和上海蛮般配的,你就不要挑三捡四了

sayon:

俺也不喜欢上海。。。未必有什么站得住脚的理由普通人嘛,总要允许人家有偏见的嘛

Melissa:

我要延续之前的话题。去上海看看邪的地方吧,越有历史的城市越有故事。恒隆广场、梅龙镇广场和徐家汇的太平洋。问问当地人也行~

Shu:

没太理清楚你结论跟论点之间的关系,但去上海FB的关键我是抓住了. 我估计要和塔木的一个我高中同学去上海的, 商学院院的一个老师也说要去, KPMG上海分公司还有个我们商学院毕业的校友想见见, 当然还有我们敬爱的AMY姐在那里. 厚, 好热闹, 看大家有没机会遥HI呀~

yi:

原来你的文笔好是从小开始的呀,不错。没有缘由的厌恶对上海太不公平,要是它能为自己辩护,它会说:还有北京给我垫背呢。

Updated: